近期Circulation杂志上刊登了迈医院的MelissaM.Olen博士等提供的典型预激综合征病例,完整记录了发病到死亡的全过程,并对该病进行了详细讲解。
何为WPW?
典型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又称为WPW综合征)是一种可导致心脏猝死的心律失常。有症状的患者猝死率约为0.25%/每年,一生约为3%~4%。
年Klein等报道了31例室颤复苏后发现WPW综合征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发现其中25名患者是由于房颤经旁路快速下传导致。这一发现支持快速房颤会导致室颤和猝死的理论。
而在年,一例关于63岁装有起搏器的老年女性的病例报道同样也支持这一理论。尽管越来越多的例子见诸报道,我们还未见过由窦律发展为室颤的完整记录。
病例故事
患者,23岁青年男性,心悸明显,心电图检查见WPW综合征,为右侧旁路传导,见图1。
图1:心电图显示了WPW综合征
心脏超声证明患者心脏结构正常,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患者接受心脏监测。第13天,当患者在家看电影时,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和心悸,十分焦虑。尽管急诊救护车迅速赶到并进行多次除颤,患者仍然无反应,最终没有复苏成功。
回顾此次心脏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提前出现的窦性心律后面接着出现了室性早搏,激发了顺向折返性心动过速。演化成为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持续超过3分钟,导致了室颤,最后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见图2。
图2:提前出现的窦性心律后面接着出现了室性早搏,激发了顺向折返性心动过速。最终演化成为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持续超过3分钟,导致了室颤
结论
本例提供了患者致命心律失常的全部资料,并做了详细电生理分析,由发作到最终死亡的全过程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患者因为提前出现的窦性心律后面接着出现了室性早搏,激发了顺向折返性心动过速,最终演化成为快速型心房颤动。
房颤患者发作期间,RR间期≤毫秒容易导致猝死。目前WPW综合征的一线治疗是射频消融。Cohen及其同事做了关于WPW危险分层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运动员。但本例患者并非运动员,而是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因此,非运动员或者非运动状态也同样存在猝死风险。
心心预激综合征是否真的那么高深莫测呢?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