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的未来——综合化还是专科化
重症行者翻译组李宏山译
河北医院重症医学科朱桂军校对
简单的流程不适用于复杂的患者我们不得不承认,简单的流程不适用于复杂的重症医学领域!虽然其有助于冠脉栓塞、大脑动脉栓塞、阑尾炎等单一明确疾病的管理,但对于病情复杂多变的患者来说,作用微乎其微,例如脑外伤颅内高压的管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参数的精细调节,感染性休克的管理,亦或是ICU患者的营养供给量等等。的确,危重疾病的复杂性意味着难以制定并实施简单有效的治疗流程。例如:感染性休克情况下,不可能得出一个固定的动脉血压、心室充盈压、心输出量或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最佳水平去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同样地,用单一的血红蛋白阈值来指导所有患者是否输血也是可笑的。显然,每一个指标都有一个“公认”的数值范围,但是对于具体的患者,这一范围内何值为最佳数值,受很多个体因素的影响。简单有效的流程能不可能考虑到方方面面。虽然危重疾病具有复杂性,但多年来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RCT)比较各种治疗方法,一直在努力寻找并简化管理策略。最近一项研究将缓冲晶体液和普通盐水进行了对比,因为静脉液体如同药物一样,输注类型也需要个体化。我们的治疗措施几乎全部“利害共存”,可能就是由于临床试验所纳入的重症患者均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受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我们明明知道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各有优劣,若设计试验比较何者更适用于所有患者,你还指望它能给出我们一个明确的结论吗?关于重症患者的多数大型前瞻性RCT研究都有助于降低医源性损伤,比如重度ARDS患者应避免大潮气量机械通气,进行俯卧位通气及早期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等。程序化的、“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案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不可取的。相反,未来将更提倡个体化医疗,制定治疗方案必须根据患者自身,比如,感染性休克只有当出现某一特殊表型时才能使用类固醇激素,仅当符合特定的器官功能障碍标准时才尝试采取新的治疗手段,仅当考虑某种分子浓度下降时再进行补充。重症医学质量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专业训练的ICU医师的情况下,程序化治疗可能是有益的。然而一旦使用,医生若仅仅遵从于流程,不再去白癜风怎样能治好专业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