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俊杰
(原国家高科技项目总工程师)
据《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记载,从公元前年东周时期至公元年清朝的年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疫病记录为次,其中有不少疫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疫情的产生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从人类产生一直伴随着疫情的发展,同样在今后还会不断有疫病的产生。劳动人民在疫情防控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防控经验,通过历次防控验证,有一些经验对我们防控疫情是有一定作用的。
比如喝姜汤吃大蒜,冰镇蜜汁降温,戴口罩等等。本文专门研究了戴口罩对防疫的作用和对人自身的影响。
不管是任何型号的口罩,都不能有效抵抗病毒的传播,口罩只能阻挡大颗粒灰尘和一百纳米以上的细菌和病毒株,一百纳米以下的细菌和病毒完全可以穿透口罩,为什么呢?因为口罩不能做的太致密,影响正常空气的流通,人带上太致密的口罩,根本无法呼吸,无法获得氧气,形成次呼吸会使人头晕脑胀,谁能受得了!
长时间戴口罩会使的人体呼吸系统功能弱化,身体因缺氧产生其他病变,还会造成气管扩张和肺气肿。
太过致密的口罩在人呼吸时,空气就会从边缝上流通,达不到阻挡细菌病毒的任何作用。长期戴口罩的危害是憋气,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容易引起缺氧导致休克。
长期戴口罩相对害处还很多,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有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是戴口罩时需要注意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我们所佩戴的口罩都是有一定的过滤时限。一般讲四到六小时需要更换一次,时间过长了以后,它有一些孔道会阻塞粉尘,或病原微生物吸附以后,它过滤性就会变差。相对来说口罩内会形成次呼吸空间,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憋气缺氧,同时也就没有了抗病毒的效果。
第二是戴过度致密的口罩n95等,尽量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曾经有学校要求学生戴n95口罩跑步,结果出现因缺氧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的事故发生。
第三是常年佩戴口罩会使呼吸道和肺部功能变弱丧失,弱不禁风,成为温室效应,更是经不得风吹雨打,更不要说抗病毒防细菌了,一粒灰尘可能就会要了你的命。
第四是长期佩戴口罩会有皮肤感染的害处,会导致部分皮肤长时间不透气,还容易接触到口罩内部的细菌,造成皮肤红肿、溃烂等症状。
第五是长时间佩戴致密性口罩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胸膜疾病、呼吸系统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肺脓肿、肺气肿、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结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农村人有“把孩子当猪养”的说法,会养出更皮实,更强壮的孩儿来。老话说的好:“富贵儿多病弱不禁风,贫家儿多安身体强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风吹雨打。
再拿蜜蜂和苍蝇做个对比,我的姑父是个养蜂人,民间流行“跟上蜜蜂找花朵,跟上苍蝇找厕所”,生活的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抗病毒能力。到目前为止在蜜蜂体内发现的病毒有20多种,如囊状幼虫病毒、慢性麻痹病毒、急性麻痹病毒、蜜蜂虹彩病毒、阿肯色病毒、黑王台病毒和蜜蜂蛹病毒等。危害较重的是囊状幼虫病毒、麻痹病毒和蛹病毒。
这些病毒会要了蜜蜂的命,甚至会很快成箱的蜜蜂死亡。但这些病毒对于苍蝇来说,纯粹小菜一碟,苍蝇体内有三十多种抗体,它不但不怕这些病毒,还将死去的蜜蜂和糖分连同病毒当作美味佳肴食用。
这些道理告诉我们,人往往在恶劣环境下生活,身体的抗病能力更强,身体更健康。我上学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脑膜炎,农村的孩子没有一个感染的,而城市人感染很多,因为农村孩子从小就在土堆里玩耍,很是皮实,抗病毒抗感染能力强。
所以说企图用戴口罩的方式抵抗病毒是不现实的,这次疫情就可以看出来,死亡的大部分都是经常佩戴口罩的人,这些人的呼吸系统弱不禁风,一旦病毒入侵很难被清除。从本质上讲,病毒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应该顺其自然,慢慢学着接受它。我是一直认为,病毒流行应该从治疗为主,不应该搞什么封城封路,人人打疫苗,天天做核酸,劳民伤财。
我曾经在部队当兵时当过几年医生,被两次抽调参加防疫工作,那时主要流行“2号病”,我对那时的人人打防疫针就有不同看法,因为打了防疫针和没打防疫针的没有大的区别,同样感染死亡。因为不管是防疫针还是疫苗,都有时效性,人各不同特殊性比比皆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干愚蠢的事,还造成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得不偿失。
所以说不需要长期戴口罩,在特殊环境下,有灰尘烟尘或不好气味人多聚集环境下戴戴口罩,平常空气流通条件好的情况下,建议还是不戴口罩的好,越致密对人的伤害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