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佳绝经年龄不是45和55,妇科

月经是女性的“好朋友”,更是身体健康“晴雨表”。通过月经状态能及时看出身体是否有异常,但月经并不会伴随女性一生,大约会持续40年左右。

当月经离开之后就迎来“绝经期”。绝经期并不是疾病,也不是衰老的开始,这只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就和女孩子来月经一样正常。

每个人来月经年龄不一样,所以绝经的年龄也会存在区别,当然有些人发现自己绝经后就好像收到一张“判决书”,失望、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绝经是一种自然现象,女性一生大约会排出颗卵子左右,当你提前排完试就会迎来绝经期。女性绝经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女性绝经期的迟早,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与家族遗传有关,外祖母、母亲绝经早晚,往往会遗传。

②与怀孕生育史有关,生过孩子的,比从未生过孩子的绝经迟。

③与产后母乳喂养时间长短有关,母乳喂养,比没有喂母乳的绝经迟。

④与夫妻生活有关,保持有规律、高质量的夫妻生活,绝经较迟。

⑤与心理状态有关,心情开朗、心胸豁达,懂得缓和压力,绝经较迟。

⑥与饮食结构和习惯也有关,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绝经较迟。

女性“最佳绝经年龄”不是45和55,妇科医生:越接近这个岁数越好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太过于担心,但是有些女性40岁之前就出现绝经现象,这很可能就属于提前绝经,多半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身体劳累,营养不足,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影响雌激素分泌。

如果40岁之前就绝经需要尽早调理,因为这意味着卵巢功能下降,这种情况属于病态问题,一定要咨询医生,寻找积极调节方法。

有些女性为了延缓衰老,会想方设法延缓绝经到来,比如服用大量雌激素,这样的做法属实有点无知。

因为女性如果55岁之后,仍然月经不断,说明体内激素水平偏高,这也属于身体病变的信号,建议大家积极调节,否则很可能引发乳腺癌,宫颈癌等,不要高兴太早。

专家研究发现,中国女性最佳绝经年龄是49.5岁,如果能够在这个年龄决定说明身体保养非常不错,卵巢和子宫健康,日后患妇科疾病概率比较小。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最佳年龄绝经,就好比是买最佳楼层,不是所有人都能买上,但是如果能够买到最佳楼层上下也是非常不错的。

女性最佳绝经年龄段在45~55岁之间,如果你能在这个年龄段绝经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越接近49.5岁,说明身体状况越好。

女性绝经之后卵巢基本退休不会再产生雌激素,衰老速度可能会比以前快一点,但是如果你能注重保养,依然看上去非常年轻有活力,希望大家科学对待。

一旦出现7种“异常”,说明已进入绝经期了!

1、月经间隔时间变长

2、月经量变少

3、身体潮红、发热

4、总想排尿

5、情绪暴躁

6、失眠多梦

7、骨质疏松

女性进入绝经期,适合吃哪些食物?

女性进入绝经期,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发生很大改变,此时一定要积极调节饮食,有助于补充营养物质,改善睡眠质量,让你气色越来越好,更显年轻有活力。

1、奶类

牛奶、酸奶。除了可以补钙,奶类所含的色氨酸及B族维生素,还有助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改善更年期睡眠质量较差的现象。

2、海藻类

海藻类可补钙、补铁,让女性拥有好气色,其中的B族维生素和碘也能促进代谢,帮更年期女性舒缓压力。

3、乌贼鱼

性平味咸,在妇女更年期,宜常食之,这对月经紊乱、心烦多汗、阵阵烘热、口干失眠、手足心热等更年期综合征,可以起到滋阴、补虚、养血清热的功效。

4、蚌肉

蚌肉性寒,味甘咸,有滋阴清热的功用,更年期女性为阴虚生内热,出现心烦失眠、头晕烘热、心悸易怒、口干自汗、月经紊乱等阴虚火旺之象,服食蚌肉,最为适宜。

5、大豆及其制品

如黄豆、豆腐、豆浆。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性女性荷尔蒙”,可以改善更年期的不适症状,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

6、海鲜

如小鱼干、秋刀鱼、虾。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更年期女性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而带骨的鱼类、虾,特别是小鱼干,都是补钙的“好帮手”。

7、坚果类

芝麻、核桃、杏仁。坚果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同时是镁的来源之一,这些营养素能让更年期女性体内的代谢活动得到平衡,具有延缓老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改善面色潮红等作用。

绝经期和更年期有区别吗?

绝经期和更年期是有区别的。更年期是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更年期这一说法目前已经废除,改称为“围绝经期”。

这个时期是女性从育龄期过渡至绝经期的时期,具体时长短则1~2年,长则10~20年,是因人而异的。

由于这个时期的激素水平下降,部分女性会出现潮热、抑郁、烦躁、失眠等程度不同的症状。

绝经期的女性月经永久性停止,卵巢功能完全衰退,女性生殖器官萎缩、老化,易因为骨代谢失常引起骨折。

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发生时间上仍有先后。在治疗处理上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定期体格检查为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hkh.com/wazz/2217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