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的通知》,其中,1家医院成功获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9家医院成功获批“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国家特色专科”是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后又一代表国家级水平的学科评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中,省内仅医院获批。此次,成医院也成功获批。
此外,包括医院、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等在内的9家医院获批成为第二批“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的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水平再上一层台阶。
国家级、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建设单位汇总
国家级建设单位:
第一批:医院
第二批:成医院
省级建设单位:
第一批:
医院
成医院
医院
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
医院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
第二批:
医院
绵阳市妇幼保健院
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
医院
医院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
德阳市旌阳区妇幼保健院
医院
三孩时代来临
新生儿保健迎来新挑战
随着生育政策放开,产科、儿科床位需求不断增加、高龄产妇不断增多,新生儿的医疗需求增多,给医疗机构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近年来国家已经在做各项准备。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近年来儿科、产科等薄弱专业的力量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医院的床位数2.2张,比年增加0.17张。医院产科床位使用率从年的98.2%下降至年的83.7%,产科床位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通过重点支持,一些薄弱专业的医师队伍建设也同样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儿科等紧缺专业的医师数量在这几年增长迅速。儿科专业医师年已达到23.4万人。
对医疗机构而言,新生儿保健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保健工作。以眉山市妇幼保健院为例,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是根据妇幼保健工作相关要求,整合产科、新生儿科、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保健科等而成立的专科,旨在构建多学科协同机制,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加强妇幼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管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为新生儿提供出生时医疗、危急重症的抢救及出院后的随访、康复等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
这意味着,医院要创建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不仅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保证全周期服务,还要有过硬的技术保证具备新生儿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以成医院为例:
医院的团队率先在西南地区成功自主开展新生儿ECMO、CRRT技术,治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超早产儿管理、床旁重症超声监测、床旁支气管镜诊疗等处于区域领先水平。
年2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对新生儿多个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发表专家共识(指南)4篇,发表SCI论文58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1.;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7项。
据悉,医院自年6月四川首次运用ECMO技术抢救新生儿以来,成医院已成功完成了包括重症肺炎、肺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先天性膈疝等10例ECMO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滤过:最小体重1.9kg,支气镜诊疗:例,最小体重1.8kg;最小早产儿24周,对新生命的照护实现真正的“越来越早,越来越小”。
此外,成医院构建了以新生儿科为中心,辐射到成都市周边约公里医疗单位的主动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
医院年转运新生儿人次,抢救成功率99.9%。年救治危重新生儿2余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全省新生儿疑难病救治的巨大压力,切实发挥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作用。
年3月,成医院新生儿科医疗病区改造后正式启用,总床位达张。新病区按照病种、胎龄,设置早产儿、超早产儿病室及危重症、普通病房,辅助以各检查室,包括床旁彩超、床旁脑电图、眼底检查、高压氧病室、血气检查病室、微量血检查室等,是四川省首批开展“袋鼠式护理”的医院。
?素材来源:成医院、自贡市妇幼保健院等
?线索征集:如果您有健康行业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纳必有酬谢。爆料可直接后台留言,或者联系QQ邮箱:zglyd
vip.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