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了年4月上半月全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在全省共设置个监测点,控制传播风险的有个,占83.41%;低密度有个,占13.66%;中密度有69个,占2.35%;高密度有17个,占0.58%。
其中,广州市监测个镇街,监测点达到个,控制传播风险个,占86.79%;低密度状态49个,占9.96%;中密度状态9个,占1.83%;高密度状态有7个,占1.6%。
省卫健委要求各地积极落实以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蚊灭蚊措施,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垃圾以及卫生死角,科学开展灭蚊工作,切实降低蚊媒密度。
花斑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
据记者了解,夏季高温多雨,蚊虫容易孳生,因此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重则可以出现出血住院、严重脏器损伤(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表现),甚至死亡。
房前屋后的小积水,正是蚊子孽生之处
在广州,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人类后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由于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因此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部副主任技师刘杰曾经在今年的爱国卫生月统一行动日的活动上呼吁大众:
登革热流行期间,不要养水生植物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及时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放置在户内外不用的花盆、缸罐等,让蚊子无处藏身。同时还要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清除居所周围的沟渠、积水、垃圾,科学灭蚊
另外,省疾控中心也提醒大众,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个人可在衣服上使用驱蚊剂,着浅色长袖衫、长裤,在户外活动时不要使用带有气味的化妆品、香水等。
预防蚊虫叮咬,家庭最好安装蚊帐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请及时就诊,尤其病前15天内有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国家及地区旅游史的患者,应如实向医生提供旅行路线、同行人员健康状况及蚊虫叮咬情况等信息,以便做好甄别诊断。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粤卫信
图/视觉中国
责编/张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