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刻——ECMO零的突破
VV—ECMO
年11月18日中午12点28分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历史时刻,由我科自主建立的ECMO体外人工膜肺开始转流,标志着我科已具备开展重症医学领域4级新技术的能力,亦标志着我科向区域重症中心建设迈出了一大步。58岁的潘阿姨是佛山本地人,平素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此次因为颈椎不适伴头晕、呕吐到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常规完善胸部CT检查发现有间质性肺炎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就转至我院呼吸内科。转入后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取痰培养及肺泡灌洗液标本送检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查以明确病原学情况,同时予氧疗、抗感染等治疗,但患者病情仍出现进行性加重,复查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在高流量氧疗、吸入纯氧的条件下,患者呼吸窘迫,末梢指脉氧只有70%,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患者氧合指数不到,患者已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随即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抢救治疗。转入后予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参数调整为小潮气量通气、中等水平PEEP,配合肌松、积极抗感染、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此时患者高通量二代测序结果提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医院蒋文新教授会诊指导抗感染方案调整。经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稍稳定,但总体氧合指数仍较差,且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末梢指脉氧仅有2%。ECMO转流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2%
医院ECMO团队会诊,考虑患者已具备ECMO治疗指征,经家属同意后,医院ECMO团队在床边行VV-ECMO置管上机。ECMO置管
彩超引导下ECMO置管
上机后患者指脉氧即可缓慢上升至87%,随后患者转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ECMO转流后血氧饱和度升至87%
VA—ECMO
无独有偶,3天后,我科收治了一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阿伯。这个阿伯之前有高血压病史,亦有冠心病的家族史,1周前开始出现胸痛不适,当时症状不甚明显,所以没有重视。11月17日夜晚开始出现胸痛剧烈,同时患者出现晕厥,医院急诊,首诊医生完善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遂由胸痛联盟网络会诊后立即转运至我院导管室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犯罪血管为前降支,予球囊扩张,植入两枚支架后,犯罪血管被成功开通,并植入IABP辅助心脏功能。但患者高龄、心脏功能差,11月18日晨,患者在IABP支持下仍出现持续休克血压,考虑合并心源性休克,立即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抢救治疗。重症医学科唐钟祥科主任查看患者后考虑急性心梗后心源性休克亦是ECMO治疗指征,植入ECMO后可减少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降低心肌氧耗,让心脏得到休息,从而争取心脏功能恢复的机会。经与患者家属详细充分沟通后,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全然忘记午饭时间,克服人手紧缺种种困难,争分夺秒地在床边为患者放置ECMO插管,医院体外循环科周成斌教授会诊指导ECMO的细节管理。连接ECMO管路
ECMO管路穿刺1
ECMO管路穿刺2
彩超室朱智勇主任彩超引导下放置远端灌注管
成功放置远端灌注管
ECMO开始转流的历史时刻
年11月18日中午12点28分ECMO体外人工膜肺开始成功转流,这是属于重症医学科的历史时刻,亦是重症医学科团队的高光时刻!这样高精尖重症技术的开展,无疑是对团队协作的一个考验,但经过这次尝试,我们备受鼓舞,只要患者尚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救治!重症医学科唐钟祥主任在查看危重病人解密ICU的终极武器ECMO
ECMO(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ECMO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成功应用。ECMO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之外,也能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因此也被称为生命支持技术,并被视作重症监护病房(ICU)里的“终极武器”。
在这次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抢救中,ECMO也多次被派上了用场。2月6日深夜,医院眼科大夫李文亮生命垂危的消息牵动万人心,在抢救他的过程中,一直在使用ECMO。与ECMO病例有关的诸多报道中,便时常带有几分振奋人心的味道,因为标题总是伴随着“起死回生”的字眼。力推ECMO的台北市长、医院外科医师柯文哲曾在年的一场TED演讲中提到,一名56岁男子,因细菌感染,心脏被一次次修剪,最后竟至于没有心脏,ECMO进行循环支持16天,最后实施心脏移植后又恢复如初。
年甲流H1N1在全球的爆发与年的禽流感H7N9疫情是ECMO在国内开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