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多变
不少人都感冒了!
然而就是这样常见的小小感冒
却让29岁的唐琴
心率下降至25次/分
(成人安静心率为60~次/分)
更糟糕的是
在患病一周之后
29岁唐琴因病死亡……
这是怎么了?
29岁年轻妈妈发病仅仅一周后便死亡
家住武汉汉阳的29岁唐琴(化名),身体一向非常健康。一个多星期前,她淋了一场雨,7月9日开始出现低烧、鼻塞,自己吃了感冒药却未见好转,接着出现胸闷、呕吐。这期间,她一直没有就医,还拖着疲惫的身体每天坚持上班、带小孩。11日清晨6时许,她突然在家昏迷,被医院抢救。
(图文无关)
接诊的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国康介绍,唐琴当时血压根本测不出来,心跳每分钟只有25次,全身湿冷,已经休克,医生立即为她植入了临时心脏起搏器。检查发现,她心脏室壁几乎已静止不动,整个心脏扩大了1/2,心脏功能极度衰弱,肌钙蛋白已经超标50万倍,确诊为感冒引起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当即宣告病危。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迅猛,十分凶险。医务人员迅速展开抢救,省内心血管重症专家团队赶来会诊。护士轮流守候,24小时不离病床。可到了13日上午9时,唐琴还是出现多器官衰竭,不幸死亡。
宣布死亡的那一刻,唐琴丈夫扒着病床失声痛哭,说自己不知道如何和2岁的女儿面对以后的生活,一旁陪护的护士也跟着抽泣起来。
杨国康告诉记者,唐琴的病就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刚开始发烧时已经感冒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没在意,等出现胸闷、呕吐、头晕时,病毒已经严重侵犯心脏,出现了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心功能下降等症状。“这种病即使是一向身体健康的人也可能‘中招’。”
心脏就像是一个水泵,通过血液循环向各个器官供血,一旦心肌细胞受损,“水泵”就会衰竭,无法向全身的各器官供血,最终导致死亡。
他介绍,常见的感冒病毒中有20多种可暴发心肌炎,虽然约只占所有感冒的1%,但死亡率却高达80%,胸闷、呼吸困难是高危警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类似,如肌肉酸痛、喉咙痛、发热等,很难引起警惕。“感冒后,若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动不动就容易气喘,或者这次感冒的症状和以往不大一样,就一定要重视了,医院做必要的检查。”
心肌炎亲们都不太熟悉
但是它离我们并不远……
就在去年
江门一80后靓仔就因TA险些丧命!
江门80后靓仔因Ta险丧命…
26岁的销售员小程(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平时身强力壮的他,差点因小小的感冒而送命。
年1月,小程突然出现鼻塞、流涕、咳嗽、低烧等症状。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医院看病,自己吃了一些感冒药继续工作。3天后,小程的感冒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加重了。他全身疲倦乏力,而且胸口闷得厉害,一天吐了好几回,家人赶紧把他医院急诊科就诊。当时,小程血压很低,且出现头晕、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呼吸窘迫的症状。入院进行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由于抢救及时,小程保住了性命。住院治疗1个月后,小程康复出院。
“因感冒引发的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医院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于涛说,严重的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常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称之为暴发性心肌炎,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
病毒性心肌炎多发于健康青壮年,较为隐匿
一般在感冒3至5天后突然暴发
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谢彬介绍,感冒并非小事,“硬扛”实则有很大隐患。虽然感冒引起心肌炎的几率仅接近1%,但死亡率往往高达80%。这种病较为隐匿,一般在感冒3至5天后突然暴发,病情发展迅速、极其凶险。
临床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平时身体比较好,工作、学习压力较大的青壮年,其中以20岁至40岁人群最为多见。
这一方面与年轻人免疫反应相对敏感有关,当病毒侵袭心肌细胞时,人体免疫系统会本能进行“反攻”,但它又不知道哪些是病毒,哪些是好的心肌细胞,只能全部“消灭”,就像扔手榴弹一样,不但会伤到敌人,也会炸毁自己。
另一方面,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只有实在熬不下去了,医院,而此时,心肌细胞往往已经损伤得差不多了。
如何预防感冒暴发心肌炎?
谢彬建议,感冒期间尽量多休息,最好能卧床休息或静养,禁烟酒,忌熬夜;感冒期间,游泳、跑步等高强度有氧活动都不合适;要多喝水、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桔子、番茄等,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提高自身免疫力。平时要保证睡眠充分,劳累容易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功能下降,被病毒“趁虚而入”。
这样看来
感冒真的不容小视
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和感冒相关的那些事儿吧~
(看完会get√不少新知识)
来源:长江日报(ID:whcjrb)记者黄莹通讯员孟佳赵林、江门日报、
央视新闻动动手指参与下列调查↓↓↓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