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语地位的逐步降低,语文的地位逐渐凸显,不少学生和老师也表示,考试的时候英语想拿高分很容易,但是语文想拿高分很难。
两个学科存在的分数瓶颈跨度不同,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同学,语文成绩都是差不多的,很难拉开比较大的差距。
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忽略,毕竟是自己的母语,就算是从来不看语文书,只有上课的时候跟着学了45分钟,考试的时候得的分数也不会太差。
因为长期对语文的忽略,促使“大语文”时代的到来
大语文时代这个概念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概念也是温儒敏老师提出来的。温儒敏老师现在一直负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的编辑工作。
在他眼里看来语文一直以来不被重视,急需提高语文在学生和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这次大语文时代的到来,也是从课本编撰开始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产生重视,去掉了更多白话文,加入了更多的古诗词,文言文。有人统计了一下,具体数据是这样的。
一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含量,比往年的课本增加了87%,现在数量是篇。初中语文的古诗词量增加了51%,高中的必背古诗词从原来的60篇增加到了70篇。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增长量是递减的。因为初中和高中之后,其他的课业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语文的增长量没有那么多。
重点在小学时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以及储备量的培养。就这一点改动来看,家长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古诗词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得到弘扬。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思维表达能力。但是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是的!温儒敏老师又提出了进一步的想法。
大语文时代到来,温儒敏建议提升古诗难度,被怒怼:应该先培养兴趣
谁也没想到的是,温儒敏老师提出的竟然是增加古诗难度的想法,也就是说不仅要增加古诗的含量,还要对古诗词的难度进行提升。
他认为以后考试的形式不应局限在课本上的内容,而更多的应该是考那些延伸出去的内容,比如故事情节以及历史背景,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纵向理解。
但是此想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还有大学教授毫不客气地怒怼“有本事你来背!”、“应该先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不然怎么记得住”......
其实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现有的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很有挑战性了,如果再去加深难度的话很可能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负担。
其实针对这样的想法初衷是好的,是想要借此来提升学生和家长对于古诗词的重视,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但是贸然增加学习的难度对学生来说反倒变成了一种负担,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加深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固然有好处,但是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
首先,笔者也认为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因此语文的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而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是最基础的部分,但是想法是好的,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压力,不能因此而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
最后,其实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单单靠提高古诗词的难度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阻力,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还是要一步步来,慢慢去进行改变,逐步提升学生和家长对于古诗文学习的重视。
大语文学习难度大,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趣是关键
第一点,大语文涉及到的知识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要求就比较高,而且大多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古文以及历史内容,所以家长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
第二点,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授古诗文的时候要更加生动具体一些,本身这部分内容学生就很难去理解,就更应该以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当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吸收理解。
第三点,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不能够单纯靠死记硬背来实现,额也是要用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去演绎古诗词,让古诗词在脑中“活”起来。
还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中,康震老师的“图画线索题”就很有意思。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通过图解表达的方式,让我们对古诗词的记忆力和感悟力能更上一层楼,诗词在康震老师的笔下变得更接地气了。
寥寥几笔,一首《出塞》跃然纸上。那么我们对其它读诗词的记忆可否也这样效仿呢?
其实古诗词完全可以用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去演绎,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正是这样一套学习工具,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拒绝死记硬背,由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解锁诗词学习新方法,带你发现藏在诗词里的奇妙世界。
这本与众不同的“诗词书”,通过创意图解的方式,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诗词作品与历史文化故事、重要的诗词意象、民风民俗等,极具趣味性!
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李白的远游足迹、杜甫的人生悲喜、苏轼的志趣一生;
还可以了解到数字、花鸟、流水、建筑等重要意象在不同诗词中的变化。相比传统的背诵、注解,这本书更看重人的思考力、发现力。
特级教师蒋军晶,精心打造开拓孩子思维的趣味诗词课
市面上有很多给孩子的诗词读本,也有不少是名家编写的,但主要都是诗词加译文的形式,孩子读完依旧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套书由蒋军晶老师编选,由权威的古诗词专家进行审定,更具可读性和权威性。
最重要的是蒋军晶作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与学生的联系更为密切,更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直击家长和学生的痛点。
蒋军晶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把中国古典诗词全部打通,不再孤立地讲授单篇诗词,而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诗词。
例如有一章专门写了古代孩子是怎样玩的:
钓鱼:“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干农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通过游戏引出很多诗词,让孩子能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还能学习一些古代的历史风俗、人文地理,拓展知识面。
文字+地图+时间坐标+图表+图画,极具趣味性
这套书的编排很新颖,能激发起孩子探索的兴趣,每一页都通过创意编排,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书中大量使用地图、时间坐标、图表、图画清单等,用的文字少,但信息量大,而且更直观、清楚,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孩子的思考、探索,提升思考力、发现力,极具趣味性!
比如李白一章,作者绘制了李白远游图。
从这幅图,读者可以追寻李白的足迹,他游历了18个省市区,去过个州县,旅程达5万公里,游览过60多条河,还有20多个湖潭,登过80多座山,原来李白有这么“浪”!
让我们带孩子沿着李白的足迹走一走,看看蜀道有多难?
去黄鹤楼感受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去庐山看看“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大半个中国尽收眼底,难怪说李白是“最浪的诗人”!
例如杜甫,都说杜甫苦哈哈,其实在杜甫的诗中蕴含了很多的情感。其中为什么“悲”占大多数呢?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
多学科融合互动,拓宽孩子知识面,全面发展
这套书的诗词把每个诗人、每首诗的背后故事都有写清楚,包含了语文、地理、历史多学科互动,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从历史交替、地理变迁、文化民俗发展、名人古迹、相关传说故事等不同的侧面,综合勾勒出古诗词之美。
例如读了节气歌,知道了四时四季。
读了杜甫,了解唐朝的历史,才知道他为何一直愁苦。
读完苏东坡,感叹仕途虽困苦,但依然要乐观。
全书包含首诗词,包含全部新部编本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
这套书出现了首经典诗词,涵盖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以及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的经典诗词,可以让孩子从小学读到中学。
范围甚广,孩子不仅能读诗词修身养性,也可以减轻孩子学业上的负担,轻松应对考试中的古诗词。
对诗词的背景、以及重点词语还有注释,让孩子轻松学习诗词。
一书多用,背诵工具+加入理解+深入研究
这本书里出现的诗,往往只有一个题目,或者只有一个句子。
你可以看着这个题目或句子回忆、背诵完整的诗。当你背不出时,你可以通过旁边的序号,在书的附录中迅速找到完整的诗及解释。所以,你可以把这套书当作背诵工具书。
这本书的每一个主题里,都有一些学习建议,有一些开放的探究题,对古诗词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可以根据这些题目、建议,去寻找更专业的诗词类的书籍阅读学习。
彩色印刷,给人视觉冲击,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图文结合,便于孩子更好的理解诗词中的意向。
纸质优质,环保不伤眼。
内容丰富,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一边看故事,一边背诗词,面对大语文考试游刃有余。
让孩子不再死记硬背,而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古代的文学、文化、社会生活,并以此对比自己的生活、学习,提高文化素养。这也是当今大语文时代需要。
这套书原价.9元,现在小店做活动,只要.9元,当下的决定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一位有担当的家长,还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