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王朝到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防护,

从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发布的官宣算起,“新型冠状病毒”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网络炸开,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信息公开or不公开,这是一个问题。老王不禁想起了年的《康熙王朝》在做企业的过程中,老王最大的感受是:千万别撒谎,大家都知道。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到最后骗的都是自己。年,有群敢说真话的人,带领我们战胜病毒。年,有群人勇于奉献,临危受命。他们是谁?钟南山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成就:年非典时期挑战权威:中国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首席专家洪涛草率宣布非典病原体是衣原体的情况下,钟南山坚持非典病原体是病毒,他参与并领导了整个非典疫情,并且制定了很多治疗方法。钟南山发明的治疗方法中,最著名的是大剂量激素治疗方法和抗病毒治疗方法。年奋战甲流:质疑甲流死亡数据(“现在全国报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数,我根本不信!”)年澄清“阴性艾滋病”疑云:患者称感染不明病毒后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但血液检测HIV却呈现阴性,钟南山迅速组织广医院骨干力量对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员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阴滋病”的不少症状由已知病毒引起。从事科研的一贯风格:严谨独立,用数据说话,绝不墨守成规。袁国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医院微生物学系主管,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传染病专家,集中在新发传染病的新型病原体,带领团队发现超过50种新病原体,包括人类冠状病毒HKU1、蝙蝠类似SARS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HKU2-24和很多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主要成就:年H5N1禽流感:香港爆发期间,袁国勇最先在Lancet报道H5N1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和高死亡率,而H5N1患者的样本可以在他的实验室通过自行研制的分子诊断方法进行快速检测。年SARS:爆发期间,袁国勇及他领导的小组成员追查到SARS的病原冠状病毒,接着他又发现了SARS冠状类似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蝙蝠,并且提出由于蝙蝠携带有新型的病毒,是造成突发传染病的主要源头。李兰娟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成就: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高福院士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领域的领军人物,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主要成就:领导的研究组首次证实野生迁徙鸟能够群体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改变了野生迁徙鸟只是流感病毒贮存宿主的结论;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与长江三角地区迁徙鸟和家禽有关,呼吁关闭活禽市场以预防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可能的全球大流行,为国家制定禽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了重要基础率领;首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赴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描绘出埃博拉病毒的进化图,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国际援助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流感病毒、埃博拉、MERS-CoV和寨卡等多种囊膜病毒的入侵机制进行研究,阐明其分子机制,并研发抗体、药物等抗病毒手段,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重要支撑。曾光老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WHO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反应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执行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方向:中国现场流行病学之父,编写《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擅长现场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对策研究,长期工作在疾病控制和应急反应的学术前沿,处理解决国内重大、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关键时刻多次向国家提出重要公共卫生对策建议。主要经历:年创建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国家培养了有实战经验的高级流行病学人才;年曾任首都非典防治指挥部顾问;北京奥运会公共卫生顾问等职。医院ICU主任,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副主席,世界危重病医学联盟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擅长领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主要成就:年以来,多次参与国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H5N1禽流感,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H1N1甲型流感,玉树地震,雅安地震,H7N9禽流感等医疗救治工作;倡议成立了由17省市24医院ICU组成的CCCCTG;作为国内协调人,带领国内同行参加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近5年发表论文47篇。在SCI收录的25篇论文中(IF),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占15篇(IF.2)普通人的预防小TIPs传染病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自然宿主蝙蝠,中间宿主未知,人应该也算是中间宿主。传播途径:目前官方报道明确人传人,全面加强监控中。症状:发热、干咳、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治疗:病毒感染,无特效药可用,所有治疗均是对症治疗,疾病能否恢复目前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可用的基本治疗包括:隔离!!!丙球、激素、抗病毒、必要时抗生素及支持治疗。预防:传染源和易感人群无法改变,只有从传播途径上想办法。作为普通人,远离传染源是最好的预防。01注意防护,带好口罩。医院(发病人群医院了,尤其急诊科、发热门诊、呼吸内科);02尽量远离人多且密闭的环境,如超市、商场、生鲜市场饭店等;03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密闭人多、空气流通差的交通工具;04保持基本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勤洗手,避免和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这是一场没有炮火的战役。从昨天的钟院士直播,到今天的口罩脱销。有人惶恐,有人逃离,更有人请战一线。医者仁心,愿每一位医务人员,不会流血流汗又流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hkh.com/wacs/2398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