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腭裂,大众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比较明显的“唇腭裂”了,这个在民间被叫做“兔唇”的生理缺陷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孩子的一生。甚至在以前,有些唇腭裂的孩子出生后就会被父母抛弃。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很多家庭会选择带孩子去做腭裂修复手术,保证孩子也能够像正常孩子那样说话。
不过,我们机构在长沙、成都、郑州、杭州这几个地区的数据显示,一些家长对于腭裂的了解还是仅限于很粗浅的知识。他们只知道腭裂需要做手术,却不知道腭裂手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腭裂儿童的语言训练。
语言表达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那些复杂的、多样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在我们每个人的嘴里面输出。从字音、字词到句子和语法结构,语言的表达变得越发灵动。
但腭裂儿童却很难做到这样自在的语言表达,因为发音器官决定了一个人语言表达的上限。可是,存在缺陷的发音器官却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变得异常模糊。
不过,大家真的了解腭裂吗?
什么是腭裂:腭裂较为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唇裂。由于颌骨生长发育障碍还常导致面中部塌陷,严重者呈碟形脸,咬合错乱(常呈反颌或开颌)。
总的来说,腭裂指的就是由软硬腭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构音障碍。
腭裂可以分为这几种:
1.隐性腭裂;
2.悬雍垂(小舌)发育异常、缺失;
3.软腭神经麻痹;
4.唇腭裂。
腭裂畸形造成的多种生理功能障碍,特别是语言障碍和牙错乱,对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也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障碍。
面对腭裂,他们又会出现哪些心理和性格上的变化?
极度的不自信、自卑
面对腭裂的存在,很多孩子往往会形成一些不自信、自卑的心理特征,他们不敢与人交谈,即便是和父母交流时也会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封闭自己的样子。
随着腭裂儿童长大,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在工作上显得小心翼翼,在人际关系上变得如履薄冰。之前郑州中心就来过一位二十四岁才接受了腭裂手术的成人学员,她就是在生活中极度自卑的一个人。
急躁和懦弱的性格一同存在
因为对自己外表上的缺陷感到难受,不少腭裂儿童和成人往往会陷入一种思维上的陷阱和矛盾的冲突中去。比如在外面看起来显得有些柔弱、懦弱,但是回到家,面对亲人时就会显得非常急躁。
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情绪爆发。这就是腭裂人群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形成的性格特征,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这种特征,那就要及时开导。
其实腭裂并非不治之症,它完全可以通过先手术再语言训练的方式改变。从腭裂人群自身来说,腭裂的修复手术相当于硬件的修补,而语言矫正意味着重装系统。
二者合一,才能够真正改变腭裂人群不能正常说话,不能正常发音的问题。
但是,在腭裂语言训练之外,我们应该还要做到这些:
不要过于斥责孩子的语言表现
前段时间杭州中心的一位老师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位腭裂儿童的家长一天得问个十几次孩子的语言进度,如果发现孩子当天没有明显的变化,当着孩子的面就开始大声斥责。
这种做法对吗?当然不对。腭裂儿童的语言进度本身在训练初期不明显,因为孩子对于字音和表达的认识不明确,不知道怎么正确发音,不知道如何调动气息。急着让他赶紧开口事实上才是急功近利的方式。
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对语言产生兴趣
不可否认,腭裂儿童最初熟悉字音的时候就是要靠机械式的重复才能建立联系,但这样做却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感。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多鼓励鼓励孩子,给孩子加油打气就会更好。
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愿意去做父母鼓励他们的事情,不愿意做没有任何动力和回报的事情。腭裂语言训练也是如此,学会鼓励孩子或许会更好。
最后,腭裂儿童的语言训练需要及早进行,不要拖得太晚,否则孩子的语言定型后再想纠正就会变得异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