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来了
我们怎么防?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
有哪些需要你了解
赶紧来看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肠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毒,因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皇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HCoV-E、HCoV-NL63、HCoV-OC43和HCoV-HKU1这四种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后大多呈自限性经过,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普通感冒”症状为主,少数可有神经系统并发症。
但是严重呼吸综合征相关的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的MERS-CoV两种冠状病毒均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可引发致死性肺炎。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也是冠状病毒的一种,但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都有哪些症状?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重症、危重症患者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应该怎么做?
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医院就诊,向医生说明近两周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以及与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校、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它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
应该怎么做?
为了保证公众健康安全,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最后一次接触后14天。主要包括每日测2次以上体温,询问是否有呼吸道症状等。
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收随访,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专家提醒,预防病毒性肺炎还是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平时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即使天气寒冷,也要注意居室和办公室通风,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病毒数量,从而减少感染。家人或办公室同事在流行季患病了,其他人应该注意隔离,以减少传染机会。病毒性肺炎和流感流行季,要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此外,外出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回家后,要及时换掉外套,洗手、洗鼻。
“新闻大连”综合健康辽宁
编辑:“新闻大连”婧琦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主编:“新闻大连”张溢中
原标题:《科普!什么才算密切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