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下旬以来,医院icu病房已有3名危重症患者先后使用救命“终极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关键时刻支持心肺功能,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今年1月初,52岁的夏先生在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情况后,被综合评估需要使用ecmo,此后,在ecmo的支持下,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纤支镜、床旁重症超声等多种急危重症诊疗技术被“杂合”应用在夏先生的治疗中,他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数次病情变化,当前,夏先生的肺功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实现ecmo顺利撤机。
此后,院内两例70岁以上患者同时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伴有严重的肺部炎症,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icu团队在院领导和医务部的支持下通过外借方式增设ecmo机器,实现同时为两位患者使用ecmo。此后在ecmo的支持下,为两位患者使用crrt、纤支镜等综合治疗,ecmo上机后两人氧合均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均有好转迹象。
医院急危重病中心主任申捷介绍,医院首次实现两台ecmo同时运转,对于整个医疗团队是一次很重要的考验。
ecmo是一项顶尖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诊疗方案,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ecmo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中,其强大的生命支持能力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代表一个地区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是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
但开展ecmo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持,评估、置管、连接、上机、转速、抗凝、下机等一系列操作都需要团队协作,整个治疗过程中风险极大,对医疗及护理要求极高,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在申捷带领下,医院陆续抽调医护骨干成立专门的ecmo团队,医院学习,将ecmo技术带回金山,从年开展首例ecmo治疗以来,医院ecmo救治已经突破十例,拥有10名专业资质人员的ecmo团队也在不断完善。近两年,医院icu团队使用ecmo为一位激性气体重度中毒患者、一位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成功“抢命”,成为保障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安全的生动案例。此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ecmo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据悉,作为服务化工企业47年,在化学伤害的急救处理、化学中毒的诊断和抢救、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面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年,医院也成功申请成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化学伤害急危重病医学重点实验室。申捷表示,紧密结合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需求,后续,科室也将重点发展ecmo团队,为更多危重症患者“抢命”。
撰稿
罗迎春张慧涨
摄影
金盛维
编辑
俞萝寅
责编
翁羽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