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讯12月18日,湖州吴兴区疾控中心在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采集的监测样本中,发现一份进口冷冻牛颈骨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当地第一时间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目前,浙江已有22地发布冷链食品相关的紧急通告。经过53小时的封闭,在对环境人员以及食品核酸检测全为阴性的情况下,今天凌晨,这片交易区已经解封,12家店铺正常营业,但是同一批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的2家经营户的食品依然封存。眼下,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已暂停进口冷冻商品进货,库存冷冻商品由当地疾控中心每周定期给市场环境、商品、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对市场经营户进行实名备案。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丁群伟:“现在销售出去的东西,我们进行消费者实名,商家备案实名,连从业人员也要求备案实名。”经“浙冷链”系统追溯,同一批次货物流通涉及的桐乡、德清等地均已开展货物和人员的追踪、调查和处置,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衢州,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今天正式启用。凡是不能提供入关环节消毒证明,或规范化核酸检测和消毒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运抵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在玉环,多家冷链商铺在醒目位置竖起提示牌,公示品名产地。安吉县相关部门要求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业主,对采购市民进行实名制登记,实现闭环管理。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在疫情防控的当口,流感、新冠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市民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一起听听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专家盛吉芳怎么说。“防”跟“治”一样重要!据了解,流感和新冠肺炎都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流感潜伏期多为2到4天,而基于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新冠肺炎潜伏期多为3到7天,部分可达14天及以上。两者都会造成患者发热、干咳,不同的是,流感可能造成患者肌肉疼痛,而新冠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两者在早期很难鉴别,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判断。盛吉芳医师强调,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市民一定要“早诊、早治”。目前,新冠疫情在全国以点状形式零星出现,专家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依旧是市民们最有效的防护方式,市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进入冬季后,大家戴口罩可能会还有一些小困扰,记者也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小贴士。戴口罩眼镜起雾怎么办?可以在镜片上少量均匀涂抹适当沐浴露,晾干后即可;或者将餐巾纸粘在口罩金属条下,增加口罩的密封性,减少水雾。戴口罩容易长痘怎么办?口罩潮湿后及时更换,避免细菌滋生;若出现丘疹或脓疱,可用外用抗生素软膏,若进一步加重,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