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徐汇区医疗适宜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以技术带动学科,打造学科特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更好服务老百姓,经基层推荐、遴选,产生徐汇区年度医疗适宜技术项目,并在徐汇区卫健系统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中颁发奖项(活动介绍链接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区卫健系统医师节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为更好地展示各优秀项目技术,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近期将陆续推出各项目介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项目。
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刃针治疗肌筋膜炎
01
肌筋膜炎又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myofascialpainsyndrome,MPS),由于外伤、劳损或遭受潮湿、寒冷等原因,导致机体筋膜、肌肉、肌腱或韧带等软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典型发病特点包括慢性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横跨各发病年龄层。刃针来源于针灸“九针”中的铍针,是传统医学针灸针和现代医学手术刀相结合的治疗针具。其尖端有一狭窄的刀刃,可发挥针刺及刀切割的双重功能。
“刃针治疗肌筋膜炎”是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一项医疗适宜技术,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无须麻醉、施治方便等优势,项目开展已有4年时间,门诊治疗量依靠患者口口相传和团队社区健教推广逐年增加。项目负责人陈晓磊医医院针灸科徐世芬教授。
进针手法演示
行针手法演示
02
该技术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受到《灵枢·经筋》“以痛为腧”和《备急千金要方·灸例》“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等文献描述启发,通过揣穴触发激痛点作为取穴原则,运用刃针手法施治,配合温灸和拔罐,消除或者缓解病灶区的肌筋膜疼痛、肌肉牵掣、拘挛和关节活动障碍等症。
03
主要包括颈椎病、颈肩胛带筋膜炎、颈间综合征和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的软组织板滞、僵硬、牵掣、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04
50岁向女士近日自觉背部板滞发凉,双侧肩背感觉僵硬不舒服,背部有肌肉牵掣感觉,夜间辗转反侧,无法平卧入睡。经过2次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可平卧入睡,改善了生活质量,对疗效给予肯定。
05
徐世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李晖:中医针灸主任医师
陈晓磊: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
刘佳嘉: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
曹欣地:中医全科主治医师
06
针推伤门诊: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1:00
(零陵北路2号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中医科)
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膏一罐一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01
本项目是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适宜技术,技术师从海派中医“顾氏外科”传人吴胜利教授的带状疱疹诊疗技术。应用“一膏一罐一汤”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探索形成一种社区简、便、廉、效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治疗方法,解决社区患者需求。
02
适应症:带状疱疹急慢性期出现神经痛的患者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03
禁忌症:血友病患者及其他出血倾向疾病患者;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全身衰竭的患者;瘢痕体质;面部带状疱疹、局部皮肤过敏、皮损严重、水泡严重的患者。
04
团队负责人:屠丽萍全科中医主治医师
项目开展团队成员:屠丽萍、左文英、杨芸峰、叶方舟
05
通过此适宜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的症状。治疗后患者即刻就会有舒适感,经过1-2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从而让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的日常生活中。
06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
(中山南二路号室东二卫生服务站)
原标题:《徐汇区年度医疗适宜技术项目介绍(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