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到青山,晚高峰8分钟空中转运跑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30日讯高热伴呼吸困难,很快就发展成重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之际,直升机仅用8分钟就将患者紧急医院,在多学科专家的联手救治下化险为夷。4月30日,医院获悉,目前杨女士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回归平稳。2月底,家住蔡甸的杨女士发现自己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自行服药未见好转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杨女士只要一活动仍会气促,半月后再次出现高热伴呼吸困难,医院。这一次,她的病情迟迟没有好转,4月22日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十分危急,家属提医院进一步救治。从蔡甸到医院有39公里路程,驾车需要1个多小时。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一旦遇到堵车,转运时间无法保障。医院沟通后,最终选择直升机转运的方案。接到转运信息后,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迅速启动高级别应急响应机制,针对杨女士的病情制定综合救治方案,同时组织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相关专家组成MDT团队。直升机仅用8分钟就顺利抵达顶楼停机坪。4月22日18时35分,经过8分多钟的飞行,载有杨女士的直升机降落在医院内科楼顶楼直升机停机坪,医疗团队立即将杨女士转运至重症医学科。经过详细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呼吸功能监测,确诊杨女士为多发性肌炎-抗合成酶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病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若不尽快抢救,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重症医学科主任齐馨馨表示。正在为杨女士行进一步检查的武汉医院副院长周赤忠(右)、重症医学科主任齐馨馨(左)。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持续俯卧位通气。考虑到杨女士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风险,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治疗措施。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指标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连续多日的精心治疗护理,杨女士的呼吸功能显著改善,成功脱离呼吸机,循环逐渐稳定。近年来,武汉医院不断整合院前、院中、院后急救流程,提升急救效率,强化救治能力,真正做实“移动ICU”品牌。此次航空医疗救援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地空联动的快捷、高效、立体、全方位紧急救援优势,医院多学科医疗团队的应急救治能力。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不断完善“从地面到空中”“医院”的快速医疗救援体系,实现向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服务,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李林牧 潘雨茜 柳军凡 视频制作刘璇)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hkh.com/wadzz/2532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