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人关于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八问八

<

—老年人如何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当前疫情形势反复,家中的老人安全吗?新冠肺炎疫苗都打了吗?

也许,有人说老人出门少,不用打了;老人有慢性病,打不得;老人年纪大了,不打算了……

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老年人出门少,有没有必要接种?

老年人出门少,但是身边的家人、朋友、社工等与外界接触,可能会给老人带来感染风险。而且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不仅对保护老年人本身,对保护家人、身边人及对社会防控疫情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老年人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处?

老年人群通常患有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健康损害大,还可能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桥梁,其家人和朋友最容易成为受害者。

接种了疫苗,老年人本身就多了一份保障,不仅可降低感染、发病的风险,还可大大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所以,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都应该尽快接种。

三、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接种吗?

只要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比如,在坚持治疗的情况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如果血压、血糖保持稳定,都在控制值内,是可以接种的。

但如果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的化疗期间或有急性疾病等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四、家人都打了,老人是否不用急着接种了?

不是的,家里其他人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保护了家里的老年人。对个体而言,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特别是患有慢性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和体弱人群,感染并发病的几率更高,合并重症导致死亡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就算家里人都接种了,也应尽快带老人接种疫苗。

五、老年人接种安全吗?反应大吗?

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人群接种的新冠疫苗都有很高的安全性,公众接种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老年人群可放心地去接种。

六、听说打了疫苗还被感染,还有必要接种吗?

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虽然不能%保护,但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尤其是有效降低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死亡的风险。此外,接种完疫苗的感染者传播力会有所降低,有利于降低传播风险。

七、接种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以上禁忌内容适用于12岁以上人群,大部分禁忌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八、两针全部完成,仍要严格佩戴口罩吗?

接种疫苗后虽然可以产生免疫力,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和感染后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但接种后到产生保护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接种后未产生足够抗体,仍然会有感染风险。所以,即使打完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维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最后,已经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群,建议按照6个月的时间间隔尽快接种加强针。

原标题:《

金华人关于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八问八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hkh.com/wadzz/2518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