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周海峰
甲氧氯普胺
俗称胃复安是70~80年代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止吐与促胃肠运动的药物。虽然现在已有许多新的药物被研发出来,如昂丹司琼对肿瘤药引起的呕吐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最初24h的剧烈呕吐的治疗效果甚至好于甲氧氯普胺。但甲氧氯普胺仍然是我国急诊或化疗止吐的主要治疗用药之一,还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胃轻瘫患者的唯一药物,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性胃轻瘫。
甲氧氯普胺虽然治疗作用显著,但是其药物不良反应也十分突出,这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老年人身上尤其显著。如果老年人长期服用甲氧氯普胺,其行为举止往往会变得异常,需要警惕可能是长期用药的原因。
问:为什么会有出现异常行为?
因为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而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神经递质,这种脑内递质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瑞典医学博士阿尔维德·卡尔森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年诺贝尔医学奖。
甲氧氯普胺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产生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也导致体内引起胆碱能神经抑制递质和兴奋递质平衡打破,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其反应表现为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如震颤、斜颈、静坐不能、运动迟缓等奇特症状,甚至会产生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易被误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
甲氧氯普胺引起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主要与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等有关。临床应用应避免超剂量用药,成人不应超过0.5mg/(Kg·d)。
美国老年医学会还建议老年患者避免使用甲氧氯普胺,除非是胃轻瘫,使用疗程一般不超过12周。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停药,通常症状可消退。如需就医,应告知医师有长期使用此药的情况,通过对症治疗,10min~24h内症状即可改善。
审稿专家:医院沈杰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